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与反思.ppt
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与反思,成员:15级全体教育学原理学生,概念界定,01,批判与反思的内涵,02,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和精髓,03,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04,多元文化教育的反思,05,Table of Contents,内容大纲,概念界定,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新的视角,也是一场教育实践运动,对于多元文化的思想与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平等。(教育是所有享有的平等权利) 差异。(文化多样性) 合作。(文化全球化) 批判: ①评论是非:评论先代是非,批判未了公案。②对某种思想言行(多指错误的)进行系统分析。-----------《辞海》 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过去,是为了以后。-----《现代汉语词典》,批判与反思的内涵,批判是一种辩证的科学,社会科学只有引入批判,才算得上真正的社会科学,批判是将解释与实证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超越两者的对立,最终达到自我反思,更好的去指导实践活动。,批判,反思,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和精髓,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和精髓:首先,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消除对黑人种族以及后来的妇女,残疾人等在教育方面的偏见。二战以后由于大量移民的出现,这一新的教育运动便波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大陆诸国。概括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在不同的实践模式中有着以下的精髓和实质:(一)从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角度反对民族歧视,种族歧视,争取各民族平等的实质。(二)从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正义角度塑造和形成一定的环境,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亚文化,国家主流文化,其他亚文化中和在全球社会内发挥作用所需的知识,情感和态度。,(三)在面对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本土化进程的矛盾中,处理多样性与统一性,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多元与一体化等文化冲突与世界秩序问题。,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多元文化教育保守派的批判多元文化保守派的形成背景保守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美国出现,主要有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国内主要是美国从70年代到80年代经历了战争的失败和国内经济萧条,是人们感觉到发展机会越来越少,移民和有色人种承担起更多的低工资工作并占据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妇女大量进入职业界,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开始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担忧,他们把这种担忧和不安归功于文化的多样性。国际上美国主要想通过发展军事力量来维护世界霸主地位,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统一和团结的国家意识,多元文化教育对其产生威胁。,,多元文化教育保守派的批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多元文化教育无力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低教育成就问题。 多元文化教育的学术水平较低。 多元文化教育将会导致文化相对论无限制发展,自我主义发展,道德价值沦丧。 多元文化教育将会造成国家分裂和民族隔离。,多元文化激进左派的批判,多元文化教育无力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多元文化教育解决少数民族低教育成就问题的效果不大 多元文化教育缺乏革命动力,多元文化教育的反思,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反思,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反思 反思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迪与思考,多元文化教育的反思(一),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社会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全球化与文化冲突。阿尔君·阿伯杜莱在题为《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一文中指出“今天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化和文化异化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方面经济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另一方面寻求文化自主性的运动不断兴起。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多元文化与跨文化交流正在跨越国境线和边境。一些学者甚至认为经济文化全球化将会导致国界和机构的逐渐消失,民族国家将会导致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弱化等问题。当全球化一词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时,全世界与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张力,这种巨大的张力来自于全球化文化同质化与民族文化异化质之间的冲突,这种文化同质化与,和文化异化质之间的冲突将会向人类提出一系列问题,包括一体化与多元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文化多元与社会共识价值,国家核心价值与个体价值,民族国家内聚力与个体归属认同等众多矛盾问题。显然,这些问题不能轻易通过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尊重价值差异”,“全球意识”,”世界公民“等理论来解决。因此,多元文化教育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追求和探索。,多元文化教育的反思(二),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的交流与融合也只是近几十年来发展。面对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经验,回顾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教育交叉点上确立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思考的。,我国的民族教育应与国际教育接轨 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以及在民族国家教育中的作用表明,少数民族教育不能独立于国家主体民族之外,而应以国家教育中多元一体的形式存在,同样国家多元一体教育不再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事情,而是世界多元一体教育的不同存在形式。因此,我们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东西方民族教育对峙的局面,在多元文化教育的交流,对话中,使我国的民族教育与国际民族教育接轨。借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扩大我国民族教育的内涵,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华民族本国化和本土化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我国的民族教育对内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我国的民族教育与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在产生背景和发展模式,方法,目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由我国的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国情和民族所决定的,如我国民族较多,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异和区别,现实教育中受到应试与升学模式的局限等。所以我国的民族教育主要缺乏多元文化理念,我国需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体现出我国社会的文化多元性,发展具有多层次和模式的多元文化教育。,我国学校教育需设置多元文化课程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我国56个民族不仅拥有以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同时还具有其他少数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特色。因此学校必须设立多元文化课程,主要是将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和特色融入到学校现有的课程中,以反映文化多元的特点,并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来综合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认知,技能,情感等综合能力。,,坚持多元文化教育“中国化”世界各国在发展多元文化教育中,所采用的方法,模式各不相同,主要由各国的国情所决定。我国的民族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面对多元文化教育浪潮的影响,我国必须坚持通过”中国化“来接受和完成外来多元文化与本国多元文化的沟通和融合,找准中国国情和民族特色来发展多元文化教育。,附录一:多元一体,“多元一体”简介 创始人: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人,世界级的社会科学家,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副国级)。,,,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80年春费孝通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春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奖章,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费孝通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年费孝通获《大英百科全书》奖。曾在加拿大作《中国的现代化和少数民族》演讲。 1992年费孝通发表《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收入自己80年代以来考察沿海乡镇企业的主要研究报告,就我1998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创刊费孝通任名誉主编,对国家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非国有做出了重要贡献。,,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在改革和国民经济中的位置提出了精辟的见解。1992年费孝通发表《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收入自己80年代以来考察沿海乡镇企业的主要研究报告,就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在改革和国民经济中的位置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多元一体理论的创建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以全新的思路、百倍的热情,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棘手的民族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并一直探索在社会不断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的道路。伴随这个过程,一个由中国学者自己创立的、旨在解决中国自身民,,族问题的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也应运而生。在文章发表之后20年的时间里,学术界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做了多次学术探讨,尽管探讨和研究总是分歧与共识并行,但是它们都促使这一具有结构论特点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表了其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著名论文《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附录二,参考文献: 《民族教育学》,王鉴著,甘肃教育出版社。 《民族教育学通论》,哈经雄,腾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张学强主编,民族出版社。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困境与反思》,白亮,外国教育研究。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与中国特色》,王熙 ,全球教育展望。,,谢谢观赏!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