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的分析处理.ppt
教学目标 ●掌握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能阐述课程门类划分的两种模式 ——能解释什么是项目课程 ——能阐述项目课程的课程理念 ——能阐述职业教育两种课程组织模式的特点 ●掌握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理论 ——能阐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能阐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掌握教材分析与处理技能 ——能列举教材分析的内容 ——能列举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考虑的问题 ——能列举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第四章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的分析处理,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一、职业教育课程结构,1 课程门类 划分的 主要模式,就是按照学科分类本划分课程门类,这是学科课程的基本思想。,(一)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学科模式,任务模式,以工作任务划分为基本依据来划分职业教育课程门类,职业教育课程,普通文化课,专业课程,按照任务模式来划分的职业教育课程门类,任务中心课程,综合专业实践课程,拓展型理论课程,,,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综合课程这是一种在分科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类型。综合课程在选择内容时,采取的方法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密切联系和相互配合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组成一门课程。根据在学科基础上对知识的综合程度,综合课程又可分为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设计职业教育综合课程的基本思路:围绕职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需要将原来平行设置的多门教学科目综合成几门教学科目,但仍保持分科课程的基本形式。,项目课程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主题课程(核心课程)。,行动课程 行动课程又称为“行动体系的课程”或“行动导向的课程”。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的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是一种在行动体系框架内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最典型的是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开发的被称为“学习领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职业教育课程结构,2 几种职业教育 课程类型,项目课程示例,行动课程示例,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理念,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职业教育的行动课程,其教学过程的结构和定向要符合行动体系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应量于与相应职业情境类似的学习情境之中。这类课程的学习至少具有下述基本特点和取向:(1)学习的参照系统是情境,应尽可能促进学习主体了解和熟悉典型的职业行动情境,为今后的职业行动打好基础。这意味着,教学目标应该注重“为了行动而学习”。(2)学习的逻辑起点是行动,应尽可能促进学习主体自己行动并能通过思考再现行动,要树立“行动即学习”的理念。这意味着,教学原则应该注重“通过行动来学习”。(3)学习的总体要求体现为行动过程的完整性,应尽可能促进学习主体独立实现包含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的行动过程。这意味着教学过程应该注重“行动过程的完整”。(4)学习的辐射范围体现为行动时空的整体性,应尽可能促进学习主体从技术、安全、经济、法律、生态和社会层面对职业行动的整体把握。这意味着,教学制度应该注重“行动时空的整体”。(5)学习的策略要素体现为行动反思的重要性,应尽可能促进学习主体已有的经验与学习行动的集成,并重视对主体行动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这意味着,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反思维行动”。(6)学习的社会责任体现为行动介入的社会情,应尽可能促进学习主体与其行动的社会化过程,如兴趣价值取向及矛盾冲突化解的紧紧密联系。这意味着,教学组织应该注重“社会性行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二)职业教育课程组织,1 应用模式 的课程组织,应用模式的课程结构 ①按照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对课程门类进行排序,即把这些课程由抽象到具体、由基础到应用、由宽到窄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封闭的顺三角形。 ②顺三角形的底部是文化基础课,其次是专业基础课,顺三角形顶部是专业课。 ③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这类课程比处于应用地位的课程更为重要、更具有稳定性,更具有教育价值,因而应分配大量的课时。,重理论:注重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专业理论课深度较大,课时多。,重知识的系统性: 以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多为学科并列型,以单科分段为特征,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课程采用正三角形的顺序进行排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应用 模式 的课 程组 织的 特点,2 建构模式 的课程组织,建构主义模式的课程结构: ①按照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对课程门类进行排序构成一个封闭的倒三角形。 ②最先安排的是专业实践课程,位于倒三角形的最底层,任务中心课程与综合专业实践课程交替开设,专业学科课程安排在最后。 ③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程并列开设,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课程分类:课程门类划分以对工作过程的划分为基本依据,课程排序:课程排列顺序反映工作过程的展开顺序,课时分配:课时分配以所对应的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为基本依据,内容选择:以工作过程的需要为其课程内容的基本选择标准,内容组织: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动态的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关系为基本依据,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坚持能力本位,(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具体化,课程设置灵活性,课程开发衔接性,课程内容多样化,课程体系适时评价,参与对象全员化,信息研究全面化,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三)基本步骤,课程开发的定向和整体规划,课程调查,课程结构的建立,课程文件的编制、实施与课程开发的终期评价,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计划的格式,课 程 计 划 的 编 制,●课程计划编制的语言加工,1、专业名称 2、基本理念 3、学习年限 4、课程目标 5、课程结构 6、教学要求 7、就业岗位,完整的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编制的语言加工的基本原则是精炼、准确和简洁。 1、精炼.精炼指叙述不应冗长,要用少量的词表达丰富的涵义。特别是专业名称、课程名称的表述更要注意精炼。 2、准确.准确是指语言要准确表达内容。若某门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操作性知识,就不要冠以“某某学”或者“某某工程”,这是科学教育课程或工程教育课程名称的表达方式,用于表述职业教育课程名称,不易突出职教课程的特色。所以最好用相应动词来表述职教课程名称,比如“产品在线检测”,这就容易体现职教课程的性质和特色。 3、简洁.简洁是指版面设计划要注意大方、明快。在编制课程计划时,要注意充分利用表格。表格是表达课程结构的最好手段,它能够以非常简洁的形式反映非常复杂的内容。课程结构应当包含的内容有:(1)课程门类;(2)学时分配;(3)课程类别(是选修还是必修);(4)课程排列顺序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四)基本方法 :DACUM法,DACUM是“Develop A Curriculum”的缩写,可直接译为“课程开发”,其涵义是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DACUM法最先是由加拿大“人力/移民部”与“通用学习社团”联合开发的,后被用于为处境不利成人学习者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在今天则广泛用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DACUM法是一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系统方法,其要点是从工作任务实际需要出发,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依靠某一职业领域的专家来确立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DACUM法的操作程序,前期准备(选定DACUM研讨会成员,帮助他明确各自的职责, 准备研讨会所需的物质条件,计划好研讨会进程等),召开研讨会,DACUM组织者:调动DACUM研究会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研讨会顺利进行。 主持人:DACUM法的专家。引导研究委员会成员抓住主要问题讨论 记录员:书写工整,录入速度快 DACUM研讨委员会成员:是DACUM研讨的主体。每个成员应具备以下重要条件:①具有职业综合能力;②直接从事该领域的专职工作;③具有严谨的作风和前瞻的眼光;④能用语言表达职业任务需求或技能;⑤能与他人协同工作;⑥不存在偏见;⑦充满自信;⑧工作期间能全身心投入 DACUM研讨会列席人员:主要是本专业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大的任务领域,逐个对每个大的任务领域确定单项任务,表述单项任务,对任务领域和单项任务按其重要性、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完成DACUM表的编制,以DACUM表为基础开发课程内容和教材,教师针对DACUM表中的工作任务模块借助知识分析表 进行知识分析(分析所需的实践知识(操作步骤)、 理论知识、态度以及所需的工具,确定这些知识被掌握的等级),最终获得课程内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三、教材的分析处理,教材的分析处理,教 材 的 分析,教材的分析处理,教 材 的 处理,(1)从认识上把握知识结构、教材结构、认识结构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2)必须树立整体联系观念、思维情感观念和思想方法观念。,基本要求,内容选择,(1)内容选择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内容是否与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具有相关性? 内容是否反映了生产工艺的最新发展? 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 学校是否具备足够的设备支持这些内容的教学? (2)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首先,内容质量要求达到“四性”(科学、目标、启发、思想)。其次,内容深度适当。再次,内容广度(容量)适当。,内容转换,(1)将通用性转化为特殊性,使共性显于个性。 (2)将概括性转化为具体性,使抽象变为形象。 (3)将学术性转化为通俗性,使深奥成为易懂。 (4)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使文言变为白话。 (5)将静态性转化为动态性,使呆板变为活泼。,内容组织,①侧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内容组合。顺序、逆序式、中心要点式、要点陈列式 ②侧重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组合。问题带动式、重点突破式、方法归纳式。 ③侧重品德教育的教学内容组合。结合实际式、实际锻炼式、示范带动式,处理教材中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重点突出,难点排除,抓住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