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ppt
,,TPACK框架下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为例-,,,*,01 选题依据,,,01 开题依据,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01 开题依据,1.2 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现状,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论,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TPACK,,最初是Pierson在2001年提出了相对较清晰的概念,在2006年,Koehler 和 Mishra开创性的概述了该模型,称之为TPCK,直到2007年,在AACTE创新与技术委员的建议下,才使用了更加简单容易的词语TPACK,2013年对TPACK进行研究的论文再次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对TPACK的研究获得了更深入的研究成果。,01 开题依据,1.2 研究现状分析,翻转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2011年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以及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相继开设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班,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实行的“每天上午展示课,下午全是自习课”中国式“翻转课堂”,成功地取得了 “每天只上半天课,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的教学效果,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章的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12、2013年,这说明翻转课堂在我国目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与具体学科的整合这一块几乎没有涉及到物理学科,,01 开题依据,1.3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和实践意义,,,*,课前设计,课堂设计(活动和资源),02 案例设计《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后评价,02案例设计,2.1课前设计,课前自学,02案例设计,2.2课堂设计,课堂教学,02案例设计,2.2课后安排设计,课后安排,,,*,03 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阅读分析文献,课后满意度调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03 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03 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04论文撰写提纲,,摘要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1课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单独一部分,第二部分)2.1概念的界定2.2具体的现状 3.TPACK视野下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案例设计(三)3.1翻转课堂的特点3.2国内外典型的翻转课堂教学结构模型3.3翻转课堂教学案例:《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3.4翻转课堂教学案例:《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具体实施3.5翻转课堂教学案例:《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反思 4.TPACK视野下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案例《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的评价,,,*,05计划进度及其内容,,2014年12月7号:确定论文指导老师,初步确定研究方向,设定研究对象和范围,通过查阅文献,咨询相关的老师。 2014年12月28:与指导老师讨论,进一步明确论文题目,分析会遇到的问题。 2015年1月2日:找指导老师详细讨论,确定论文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 2015年1月3日:开题报告预答辩。 2015年1月4日:开题报告答辩。 2015年2月:对教学案例进行精心设计。 2015年3月:完成文献研读工作,,修改教学设计,归纳总结要点,及时咨询导师,完成初稿。 2015年4月:论文录入排版,反复修改后完成定稿。 2015年5月:完成相关整理工作,准备答辩,,,*,06文献综述,,1. 小学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_TPACK_研究_张育桂 2. 中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_谢娅 3. 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与物理教师教育_曹金元 4. 教师的TPACK知识_焦建利 5. TPACK框架下的教师专业素养研究_李海峰 6. 基于QQ群_TabletPC的翻转课堂_张新明,,,*,07 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03 研究目标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