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世界遗产的环境解说.ppt
第十一章 世界遗产环境解说,学习内容: 1、环境解说、旅游解说与环境教育 2、世界遗产环境解说基本理论 3、世界遗产环境解说的内容和媒介,第一节 世界遗产环境解说的兴起,一、背景一)遗产面临危机二)可持续发展要求三)旅游服务体系完善的要求,二、环境解说 一)起源:20世纪70年代,环境教育二)发展:1971年,Brown对环境解说做出界定:是一种沟通环境知识、意识、交流手段和设施综合体,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讨论以及产生环境保护性的。,三)深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是通过展示或提供解说主题,界定游客和遗产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令游客融入自然与历史,促进游客对遗产管理工作和条例的理解与支持,达到教育游客产生保护动机和良好行为的目的。,三、概念区分,一、环境解说与旅游解说一)产生背景不同 旅游解说服务性第一,教育性第二。 环境解说教育性第一,服务性第二。二)功能差异 旅游解说:向导功能 环境解说:导向功能,概念区分,一、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一)相似性 1、环境解说是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非正式环境教育的内容。 2、二者教育目标接近,都是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二)区别 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环境解说:非正式教育。发生在游憩场所,教育对象是游客,教育手段多样化。,第二节 世界遗产环境解说基本内容,一、遗产环境解说的理论基础,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二)态度理论 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的方式有四种:一是需求的满足;二是新知识的吸收;三是经验的积累;四是集体的影响。,一、遗产环境解说的理论基础,三)环境伦理观念阐释人与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负有责任,应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实现代际公平。二)旅游审美,二、环境解说原则,二、环境解说原则,三、 环境解说的功能,一) 旅游服务功能,二)游憩功能,三)教育功能,四)经济功能,一)约束游客行为二)强大的遗产保护感召力三)有助于旅游容量控制。,五 )管理功能,五、环境解说媒介,一)牌示系统 1、全景牌示 2、景点牌示 3、警示牌示,环境解说媒介,二)视听系统 三)宣传印刷品 四)展览和游客中心,第三节、中国遗产保护危机,一)观念存在误区 1、遗产意识缺乏 2、缺乏整体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