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_可持续发展.ppt
第七讲 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第三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思考题:,1、生态脚印 2、可持续发展遵循的三原则,一个比喻在茫茫太空中,地球好比一艘渺小的飞船。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空间相当于这艘飞船的空间。 飞船中的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终将耗尽飞船中的有限资源。然而生产与消费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终将污染飞船环境。结果,人与飞船必将因缺乏资源和充斥污染而自行毁灭。 这个形象化的比喻是一位美国生态经济学家K. Boulding提出来的“宇宙飞船经济观”。 这种经济观是比较消极的,但它起着警示作用。它告诫地球上的人们:若不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其结果将如飞船一样可悲。,滥用资源的现状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称:人们每消费1t产品,将给环境造成8t的负担。我们称此为“冰山效应”。 在产品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既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又排放大量废弃物。因此,给环境造成极其沉重的负担。 一个丢弃型(Throw-it-away)的社会, 是肯定不可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们对于废弃物的认识往往很肤浅、过于表面化。,发达国家滥用资源的情况 发达国家人口约为10亿,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6; 然而却消耗掉世界资源的3/4。 占世界总人口5/6的发展中国家,只消耗世界资源的1/4。这显然极不公平、极不合理。 发达国家消耗的资源(含能源)愈多,则排放的废弃物也愈多,从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愈严重。,生态脚印( Ecological Footprint ) 生态脚印=满足一个典型消费者需要所要求的土地量。 在美国需要12.2英亩; 在荷兰需要8英亩; 在印度需要1英亩。据此: 维持荷兰人的生态脚印,所需要的土地量为荷兰面积的15倍; 维持印度人的生态脚印,所需要的土地量为 印度面积的1.35倍; 若全世界都按美国人的生态脚印生活,则需要3个地球方可支持。,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典故:“网开三面”、“里革断罟”,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管仲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秦律·田律》 :“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与 天 地 相 参,,,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 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二.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back,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可持续地使用,是指在其可再生能力 (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 统和其它可再生资源”。“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力”,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 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3、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 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所提供公平 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 和涵容能力”。,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 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 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 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一)、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四)、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五)、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back,第三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①庞大的人口压力,1/4的新增产值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7%的耕地养活21%的人口,1份的世界平均财富养活6倍的人口,,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多,用较少的财富养活较多人,部分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人口成为发展障碍,资源短缺,环境危机,,,,,,,,,人口压力,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种类多,总量大、 类型全,,利用率低,长期存在相对短缺,水,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20%~30%,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资料二:跟全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比其他国家都还要依賴灌溉。美国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的作物从依賴灌溉的农地上收成,而中国从依賴灌溉的农地收成的粮食,則占了中国所有作物生产的十分之七,甚至更多。每练一吨钢,德国、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国家只需6公斤的水,但在中国却要23到56公斤左右;造紙工业中,中国每生产一吨紙最少要用掉456公斤的水,但在已工业化的国家則只需要不到200公斤。,资料三:我国1953年至1986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6倍,而同期能耗却增长了27.4倍;化肥消耗量增长了465倍。科技增长率不足30%,远远低于日本70%,美国65%的增长水平。,资料一: 1995年,黄河断流122天,下游灌区小麦因少浇水减产约15亿公斤以上;山东德州有139家工厂因缺水停产减产;山东胜利油田工人的饮用水实行限时、限量供应;曾有人将一吨黄河水卖到40元钱…,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③深刻的环境危机,表现:,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显示,在全球“大气中的总悬浮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完全污染物含量”领先的前十个城市里,贵阳、重庆、太原、兰州、北京、广州等8个中国城市榜上有名。,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③深刻的环境危机,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污染的结果,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1994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达580万吨。,土法上马开采石棉矿,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20世纪50至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至8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尤以西北地区为甚。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农村: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21世纪议程》,发布时间:1994年3月,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