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高血压及应用.ppt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on Drugs,病因:遗传、环境(饮食、精神应激)等发病机制:肾性水钠潴留交感NS活性亢进RAAS激活,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指南》中正常血压界定为<120/80mmHg,正常高值界定为120~139/80~90mmHg,血压≥140/90mmHg定义为高血压。,凡能降低血压而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 ——抗高血压药应用降压药意义降低血压缓解症状,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抗高血压药,外周血管阻力BP维持依赖于 心输出量血容量,,,主要因素,抗高血压药的分类,1.利尿药 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可乐定等2)神经节阻断药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舍平、胍乙啶,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等α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等α和β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1) ACEI 卡托普利等2) AT1 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纈沙坦等3) 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4.钙通道阻断药 硝苯地平等5.血管舒张药 肼屈嗪,硝普钠6.其他1) 钾通道开放药 米诺地尔等2)PGI2合成促进药3)肾素抑制药4)5-HT受体阻断药5)内皮素受体阻断药,一、利尿药,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双氢克尿塞[药理作用]温和持久。可单独应用治疗轻度高血压, 常与其它降压药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并且可以克服一些降压药引起的水钠潴留的 不良反应。,降压的基本机制是排钠利尿。,[应用] 单独应用治轻型高血压,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治疗中、高度高血压。 基础降压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增加降压效果,二、钙通道阻滞药,作用特点: 阻滞Ca2+通道→[Ca2+]i↓→小A松弛→外周阻力↓→ Bp↓。,硝苯地平(nifedipine)适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合并有心 绞痛或肾脏疾病、糖尿病、哮喘、高血脂及 恶性高血压。不良反应主要由扩张血管引起,常见有眩晕、头痛、反射性心率加快、面部潮红、踝部水肿、皮疹等。主张用长效制剂(缓释片或控释片),第二代:尼群地平、拉西地平、尼莫地平 第三代:氨氯地平 优点:① 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更强。② 突出作用于某些部位的血管,对冠状动脉 的选择性更高,尼莫地平主要选择地舒张脑血管。③ 长效制剂氨氯地平,显效缓慢,可避免快 速降压所引起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的不良反应。,三β受体阻断药 降压机制:①阻断心脏β受体→减少心输出量;②阻断肾小球旁器β1受体→抑制肾素分泌;③阻断突触前膜的β2受体→抑制其正反馈 作用,NA释放↓;④阻断中枢β受体→外周交感活性↓⑤改变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⑥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普萘洛尔(propranolol)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血药浓度个体差异 大。适用于心输出量大、肾素活性高的,及伴有心绞痛、偏头痛、焦虑症的高BP。,阿替洛尔(atenolol)选择性β1受体阻断,拉贝洛尔(labrtalol) 卡维地洛(carvedilol)阻断α和β受体,,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p220,ACEI巯基类:卡托普利羧基类:依那普利磷酰基类:福辛普利AT1阻断药:氯沙坦,缬沙坦,ACEI,,抑制,Pepine CJ. Vascular Biology 2002;Vol 2,No.1 1-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ACEI,,抑 制,ACE,激肽原,缓激肽,激肽释放酶,BK B2受体,血管舒张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增敏胰岛素 ↓血浆纤维蛋白原,无活性肽,,,,,,,,,Pepine CJ. Vascular Biology 2002;Vol 2,No.1 1-8.,[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抑制AngⅡ的生成及作用:AngⅡ↓,取消其收缩血管、促醛固酮释放、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和促心肌肥大增生的作用,2.抑制激肽释放酶 – 保存缓激肽活性使缓激肽降解↓:缓激肽可激活激肽B2 受体→激活PLC →IP3,细胞内Ca2+释放,激活NO合酶→产生NO,激活PLA2 → PGI2,,,→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与心肌细胞增生重构作用。,,3.保护血管EC与抗AS作用:逆转高血压、心衰、AS与高血脂引起的EC损伤与抗氧化作用有关4.抗心肌缺血与心肌保护:与激动激肽B2受体、PKC有关。5.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缓激肽介导,,①,②,[不良反应] 1.首剂低血压 2.咳嗽 6%~12%(西方)支气管痉挛可能是缓激肽和或前列腺素、P物质肺内蓄积。 3.高血钾 醛固酮减少,排钾减少。 4.低血糖 卡托普利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5.肾功能损伤 在双侧肾血管病患者,舒张出球小动脉,降低灌注。,6.妊娠与哺乳 胎儿畸形,发育不良甚至致死,孕妇禁用。7.血管神经性水肿 缓激肽或其代谢产物。8.含-SH 味觉障碍、皮疹和中性粒细胞↓(仅见于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拮抗药(ARB),与ACEI比较优点:1.阻断AngⅡ的作用更完全2. ARB 不抑制ACE,不产生缓激肽等引起的咳嗽。不足:缺乏缓激肽的有利作用与ACEI合用有良性相加作用,心血管保护; 增敏胰岛素 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治疗高血压的靶点之一,,ACEI卡托普利AT1阻断药:氯沙坦,缬沙坦,作为伴有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左心功能障碍及AMI的高血压患者的首选。,Sympathetic nervous control,五、交感神经阻滞药,①,②,③,④,1.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元:α2受体,兴奋→外周交感神经活性↓,兴奋性神经元:β受体,兴奋→外周交感神经活性↑,,可乐定 clonidine,[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1)扩小A,心收缩力↓,心输出量↓,肾小球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不变;,2)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 3)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降压机制:激动中枢的 2、I1咪唑啉受 体→中枢抑制神经元兴奋→外周交感活性↓。①选择性激动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突 触后膜的α2受体;②激动延脑腹外侧核吻侧端的I1咪唑啉受 体(I1-imidazoline receptor);③激动中脑阿片受体。与其降压和治疗阿 片类药物的戒断症状有关。,,[应用] 适于中度高血压,尤高血压兼溃疡病者; 肾性高血压或伴有肾功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不良反应] 久用引起水钠潴留; 镇静、嗜睡、便秘、腮腺痛; 突然停药可出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状,BP↑。,莫索尼定(moxomidine),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选择性激动 RVLM 的 I1-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活性↓而降压。激动 I1-咪唑啉受体>α2受体,故在降压时无心率减慢和中枢镇静表现。能逆转心肌肥厚,用于轻、中度高血压。,2. 神经节阻断药 美卡拉明(mecamylamin) 樟磺咪芬(trimethaphan) 只偶尔用于高血压急症、恶性高血压、 高血压脑病、急性心衰和高血压危象的 治疗。,3.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舍平(reserpine) 和胍乙啶影响囊泡内递质储存和释放,使交感神经传导受阻。,4.α1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prazosin) 〔作用及机制〕◆ 选择性阻断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α1受体;◆ 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的作用弱,故降压 时心率加快不明显,,◆ 长期应用能改善脂质代谢;◆ 松弛膀胱及尿道平滑肌,可减轻前列 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应用〕 轻中度高血压。适于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出现“首剂效应”。,五、交感神经阻滞药,六、血管舒张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激活交感神经,心输出量↑、心率↑、心肌耗氧↑,冠心病易引发心绞痛;反射性增加醛固酮分泌→水钠潴留; 可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肥厚程度。合用利尿药及β受体阻断药加以纠正,硝普钠 (soudium nitoprusside),亚硝基铁氰化钠,水溶液遇光不稳定,故需临用前新鲜配置,避光。扩张小A、V,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有利心衰恢复。用于高血压危象,急慢性心功不全。 长期用可致氰化物中毒,甲状腺功能↓。 作用机制: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鸟甘酸环化酶→ cGMP↑ →血管平滑肌舒张。,一类新型的血管扩张药,吡那地尔(pinacidil) 米诺地尔(minoxidil),新型抗高血压药,一、钾通道开放药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K+ channel openers,KCO),血管扩张选择冠状动脉、胃肠道血管和脑血管。 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与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合用可提高疗效,减轻水肿和心率加快副作用。,,⑥,A B/C D,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有效和终生 保护靶器官 平稳 个体化 联合A B/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