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doc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 K1+860 ,终点点桩号为 K3+626.165,全长1.78K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 20km/h,道路红线宽度为 25m,采用“单幅路”断面型式。标准路段断面布置为:5m 人行道(含 1.5米行道树绿化带)+2*7.5 m机、非混行车道+5m 人行道(含 1.5米行道树绿化带)=25m。其中 15米(机非混行车道)=0.25 米(路缘带)+3.75 米(非机动车道)+3.5米(机动车道)+ 单黄实线 +3.5 米(机动车道)+3.75 米(非机动车道)+0.25米(路缘带) 。机非混行车道路拱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型路拱,车行道横坡度为 1.5%,坡向两侧;人行道横坡度为 2%,坡向路中。如下图所示。主要的设计工程数量为:全线沥青上、下面层各 23029㎡,共计 46058㎡。我部计划于2017年11月23日进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位置选在主线 K1+860-K2+197 段。试验段全长 337m。二、材料及配合比(一)材料要求①粗集料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 )中表 4.8.2 的规定。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 )中表 4.8.5 的规定。粗集料对破碎面的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中表 4.8.7 的规定。②细集料细集料在整个集料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为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其应具有良好的棱角性和嵌挤性能。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中表 4.9.2 的规定。③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细磨得到的矿粉,原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中表 4.10.1 的规定。(2)沥青①混合料中的普通沥青采用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 A 级沥青,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中表 4.2.1-2 的规定。②透层及粘层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气温低于 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 5mm。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试洒确定,宜在 0.6~ 1.5 L/m2 范围之内。上、下沥青面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油。路缘石、雨水口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必须喷洒粘层油。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粘层油的洒布量为 0.3~0.6 L/m2。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气温低于 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3)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中表 5.3.2-1 的规定。沥青砼作配合比设计时要求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其指标详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中表 5.3.3-1。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指标、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渗水系数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中表 5.3.4-1、2、3、4 的规定。(4)施工要求1)一般要求① 铺装开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下列材料:各种原材料的质检报告,各种机具规格、性能、数量清单,施工组织设计,试配试铺结果和检测报告,经认可后才能开始施工。② 铺装过程中建议封闭交通,且不允许其它工程交叉作业,不允许施工车辆在铺装层上转弯、调头及制动、行驶速度不大于 10Km/h,其它车辆和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③ 要求在铺装工程开工前,准备好所需的各种机械、检测仪器、原材料、完成混合料现场配比设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全部到位,并做好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2)原材料性能检测各种原材料均应有材料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对集料、粘结剂、沥青均需在现场实验室和(或)当地质检中心进行检测工作。3)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本工程沥青路面面层采用普通沥青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施工温度等技术指标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相关表格。4)正式施工前必须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试件的性能检验指标报告设计及监理批准后方可正式施工。(二)级配设计1、筛分试验对设计采用的各种矿料进行筛分试验,筛分采用水洗法,参照规范有关混合料设计的要求,采用用集料嵌挤设计方法,通过试验室多次试验和嵌挤分析,初步确定混合料级配。2、配比确确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检验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附录 B 及附件条文说明 5.3 条进行。形成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报告。三、投入的施工机械机械设备配制表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完好状态1 沥青拌合站 西筑 3000 1 良好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VOLVO 2 良好3 双钢轮压路机 徐工 2 良好4 胶轮压路机 徐工 2 良好5 自卸汽车 奥龙 30 良好6 洒水车 6000L 2 良好7 沥青洒布车 解放 1 良好89四、施工人员组织为保证施工的质量、进度和效益目标,我们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在施工前精心策划,配备了相应组织机构,设置了测、试、检等职能部门,以便进行系统专业和有序的管理。共设管理人员 6 人,技术人员 8 人,施工人员 30 人五、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沥青面层施工前对基层进行检查,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得铺筑沥青面层。将水稳基层清扫干净,清除表面松散颗粒对拟铺筑路段按 10m 一个断面进行放样和高程测测量。2、混和料的拌和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和机械为西筑 3000(300t/h)型沥青拌和站一套。根据试验提供的理论配合比进行生产配比试拌,由试验室现场取样,进行筛分试验,确保级配符合要求。每天拌料前对拌和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拌和厂各种规格矿料均分仓堆放,并有防雨设施。拌和厂动力设备配有足够的发电机组。若遇停电,可全部采用自发电保证均衡生产不受影响。集料由装载机进料,铲料时,铲斗离地面 20cm 左右,以免带入杂物污染料源。不同类型的集料分类存放,细集料不能过湿混合料在生产前先对生产配合比进行调试,首先对热料仓振动筛进行设置然后进行热料仓筛分调试生产初级级配,根据抽提筛分结果确定生产配比拌和必须使所有颗粒全部積裹沥青结合料,拌和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粗细集料分离现象。3、运输及摊铺运输:为防止混合料粘结在料车底部,料车在每天装料前要适当涂抹少量隔离剂。运输车辆装料每一斗盘都要挪动车位,避免离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应用篷布全面覆盖,用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急刹车,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避免摊铺机待料时间过长。现场设专人进行收料,并检查沥青混合料质量和温度。对结团成块、花白白料、温度不符合规范规定要求的沥青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应予以废弃。摊铺机前方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少于 5 辆方可开始摊铺。运料车在摊铺机前 10-30cm 处停住,确确保不撞击摊铺机,卸料料过程中运输车挂空挡由摊铺机推动前进摊铺:摊铺采用半幅两台摊铺机联合摊铺法,二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 ,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 3-6cm 左右宽度的搭接。摊铺开始前应提前 0.5-1h 预热熨平板不低于 100 度。摊铺机装有自动调平装置和预压实装置,以确保橫坡度、摊铺厚度及振动频率一致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下面层宜控制在 2-6m/min ,上面层放慢至1-3m /min 。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清除摊铺机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两側采用基准平衡梁控制高程。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下面层不低于 135 度,上面层不低于 160 度。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开始摊铺暂控制在 1.18-1.2 之间,然后根据试验段结果进行谓整调整好摊铺机两端的自动料位器,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要匹配,布料器中料的位置路高于螺旋布料器的 2/3,同时螺旋布料器的转速不宜太快,避免岀现离析现象。4、碾压碾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槁队摊铺作业的纵向接缝釆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 10-20cm 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纵缝应在后铺部分摊铺后立即进行碾压,压路机应大部分压在先铺好的路面上,仅有10-15cm 的宽度压在新铺的车道上,然后逐渐移动跨缝碾压以消除鏠迹。5、开放交通及其他沥青路面在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 50 度后,方可开放交通。六、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拌合站控制室应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合温度,每天终了全部打印各料数量,以总量控制,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并和抽提仪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二)现场质量控制现场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表)进行控制。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当以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时,其压实度不小于 95%,当以试验段的密度为标准密度时,其压实度不小于 98%。七、质量保证措施总工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现场技术人员为直接责任人,以及作业队每个施工人员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施工现场设立质量检测小组,检測平整度与摊铺面高程,对摊铺出来的前 50m 及时检测,验证预计的摊铺厚度和虚铺厚度是否正确无误,对松铺系数进行验证,并在后续的摊铺中进行调整。八、安全保证措施1、机械施工安全措施1)驾驶员要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2)机具要停放平稳3)在碾压成成型的路基上不得随便调头4)必须设专职防护员进行监控和指挥车辆装卸土2、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岗位职责1)成立以作业工长为组长,路面工程师为副组长及各作业队队长为成员的思想。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施工时每个施工人员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2)建立健全安全目标和制定安全生产责任状。3)定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要达到先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4)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控制,建立安全管理和责任体系。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现场管理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明确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严格把关,确保施工安全。5)严格技术安全交底,施工前负责人再组织学习教育,并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交底,做到无安全技术交底不得施工。6)安全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熟练使用防护器材。在岗时间精力集中,坚守岗位,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7)经常进行安全检查、验收评比、奖罚兑现、措施得力。8)做好安全记录。